教学质量评估、检查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常规手段之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教学运行的各个环节,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对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检查的范围、时间及阶段安排
(一)范围:我院全日制各类教学活动,本学期所有专任、兼课及外聘教师均为检查对象。
(二)检查时间及阶段安排:本学期第9周到第12周(4月25日—5月13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教务科研处部署安排阶段:第9周初进行,教务科研处组织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工作会议,部署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各系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检查实施方案,并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安排布置。
2、检查阶段:第9—10周各系部自查,完善资料,并进行初步小结,形成书面报告;第11周学院教务科研处组织抽查。
3、总结阶段:第12周,教务科研处汇总检查情况,总结并全院通报。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执行情况。
各系对承担本系授课任务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并填写相应表格。
1. 2009级教学计划和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
2. 2008级顶岗实习进行情况。
(二)授课计划及执行情况
1、授课计划的编写与审批。
2、是否按学期授课计划(含实验课学期授课计划)进行,有无随意增删教学内容。
3、授课进度情况。
(三)课程实施方案(教案)
本学期所任课程前8周的课程实施方案(教案),编写和制作是否符合教务科研处发布的教案模板和编写说明中提出的要求。
教案首页:各任课教师每个教学周期(章或节)均应有教案首页,各项目应填写完整,并有课后小结及反馈意见。
教案续页(讲稿):任课教师均应有教案续页(讲稿),内容应与教材相符,但不是教材内容的照搬,应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方法、风格和特色,同时在讲稿中还应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深广度。
首轮任课的教师,应有手写教案。
(四)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师对任课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
1.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以班级为单位,采用课堂教学情况问卷形式,由学生填写《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评议表》,本次学生评教,高职学生每人填写一份评议表。五年制中专学生由每班的班、团干部及学习成绩优秀者填写评议表,各系要组织召开学生动员会,要求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情况。在评议教师教学情况时,还可组织学生座谈评教。各系(部)依据《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评议表》填写《学生评教第1名教师汇总表》。
2.教师对任课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检查:由教师对各任课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议,并填写《任课教师评学表》。
(五)教学管理、教学文件、教学制度
1.系部各级领导主抓教学工作的情况:听课时数、次数,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做法,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情况,师资队伍培养情况等。
2.调(停)课的审批手续等教学制度执行情况。
3.教学档案管理情况:各类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收集整理归档情况,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开课计划、教学任务书、课表、教学会议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授课日志、教师课堂对学生的考勤情况、评教评学材料、教师培训情况、各类考试资料整理归档等教学文件。
(六)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由学院督导室组织检查性听课,听课对象随机选择,听课时间于听课前一天通知到课程所属系。听课时一并根据授课计划检查其授课进度情况。
三、检查方法:以系部自查为主,学院有关领导、教务科研处、教学督导室组成检查组进行抽查。
四、对检查工作的要求
(一)教学检查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促进教学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希各系部应予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各系部所有检查过程,均应留下文字资料,认真填写各项表格,并将本系(部)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归纳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第10周周五前交教务科研处,各系部总结材料将作为系部管理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检查结果的处理
(一)教务科研处依据各系部检查总结报告及抽查结果,形成全院期中教学检查总结材料进行全院通报。
(二)对教学管理不到位,教学效果差,教案书写不认真不规范等有关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并由各系(部)指定专人帮扶,限期改进。
(三)将教师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学生处,作为加强学生管理,倡导良好学风,以及评选优秀班集体的依据之一。
附件:教学检查用表
表1: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检查登记表
表2:授课计划检查登记表
表3:教学管理情况检查登记表
注:其余用表各系部根据《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检查制度》表2—表10(教学管理制度汇编P189—197)表样自制。
二○一一年四月十九日